药师经全文
药师经全文
净土十疑论白话浅译 释净土群疑论 阿弥陀经宗要 净土女居士往生 净土探究
主页/ 佛学问答类编/ 文章正文

佛教始祖,释趣牟尼,释趣牟尼宝塔!

导读:佛教始祖,释趣牟尼,释趣牟尼宝塔!...
佛教始祖,释趣牟尼,释趣牟尼宝塔!

大家好,我是李晓红,今天给大家讲讲佛教始祖释趣牟尼传说小故事

佛教始祖释趣牟尼

你到过北京的西山吗?那里有一座卧佛寺,寺里有一尊很大的铜铸佛像。它身长五米多,重好几万斤。特别的是,佛身侧卧,右手撑头,目光慈样,仪态庄重,周围还有12尊小的铜佛。卧佛似在病中不倦地对弟子们谆谆教海。除了北京以外,全世界每个有佛教的国家,都有同样形状的卧佛塑像。这个卧佛是谁?他,就是佛教的创造人释逸牟尼。

释迩牟尼诞生于公元前565年4月8日。姓乔答摩,名悉达多。他的父亲是印度半岛北部的一个小国(今尼泊尔境内)的国王。当地的风俗,婴儿要出生在外婆家里。释迩牟尼的母亲怀孕以后,准备回娘家去生育,路过一个花园,在树下休息时就生了这位王子。‘他母亲从此得病,第七天就死了。所以,释迪牟尼是由他姨母抚养长大的。这个孩子从小就喜爱学习,文学、哲学、算学,他都精通。同时,他又喜欢武术,骑马、射箭、击剑,他全娴熟。他的父亲非常高兴,决定将来把王位传给他,并且希望他光宗耀祖,‘成为一个“转轮王”—统一天下的大王。然而,释迪牟尼就是不喜欢权势。他满脑子想的全是人世间的种种不平:为什么全印度要把人分成四等?为什么白种人要统治其他肤色的人?为什么混血儿是人人唾弃的贱民?

一次,他乘车出游,看见田野里的农民正在烈日下种地。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痰,汗流侠背,流露出又饿、又渴、又困、又累的神情。那头正在耕地的老牛,更是疲惫无力。前面有人拉着穿在它鼻子里的绳索,后面有人用鞭子狠狠抽打。老牛痛苦地摇晃着双角,气喘吁吁地拉着人土很深的犁头,慢慢地朝前走着。

“苦啊!”释迎牟尼不觉脱口喊出声来。

在释边牟尼的脑海里,翻腾起阵阵波澜:“人世间为什么会有生、老、病、死种种痛苦?怎样才能摆脱这些痛苦?”他读了许多书,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后来他知道,权力再大的国王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决心放弃王位的继承权,去出家修道。“这孩子疯了?他还不到20岁呢!”国王听到这个消息后吃惊地说。为了止儿子出家,国王想方设法,让邻国年轻美貌的女王嫁给了释迎牟尼。他对儿子说:“你看,今后这两个国家的一切都归你所有了,难道你还不能满足吗?”

一年以后,释迎牟尼有了一个儿子。但是,巨大的权势,豪华的生活,美丽的娇妻,以及可爱的儿子,都不能阻挡他出家的决心。29岁那年的12月8日深夜,释迎牟尼悄悄地骑马奔出都城,到了别国的森林里。他换掉王子的衣服,剃掉自己的头发,做了一个修道者。

老国王不见了儿子,急得要命,派了五个人出去寻找,终于在森林里找到了释迎牟尼,但他坚决不回家。释迎牟尼寻访了三个有名的学者,向他们学习哲学;之后又到深幽的树林里去跟随苦行僧学道。这样,他奔波了六年,连澡也不洗,但始终没有找到解决人间痛苦的办法。

一次,他走到一条河边,决心下去洗一个澡,把六年来积在身上的污垢统统洗净。河边牧牛的姑娘看到这种情景,给他喝了许多牛奶,释迪牟尼终于恢复了元气。他走到一棵菩提树下,在地上铺了吉祥草,面向东方,盘膝而坐,对天发誓:“如果我不能彻底觉悟,宁可粉身碎骨,也决不从这个座位上起来!”就这样,他在菩提树下冥思着解脱人间痛苦的答案。在他35岁那年的2月8日夜间,当一颗明亮的星星从东方升起的时候,他突然想通了这个道理,创立了佛教。这棵菩提树的遗迹,现在印度的比哈尔省。

从此,释迩牟尼走遍了印度半岛的许多地方,传授着佛教的教义,据说还一直跑到锡兰和缅甸。佛教的教义是,反对把人分成等级,反对不平等的现象,同情不幸的人们。同时,宣传因果报应,认为这世做了善事,后世就有好报;这世做了坏事,后世就有恶报。释迎牟尼的这些主张,逃避严酷的现实,有消极的一面。他还主张用自我解脱的办法来消除烦恼,否定斗争。这种主张对奴隶主和封建统治者当然是有利的,所以历代统治阶级往往都利用它。

公元前485年,释边牟尼快要80o岁了。他又老又病,但还在到处传教。2月15日那天,他来到一条河边,病情加剧,知道自己不行了,就到河里洗了个澡。弟子们在几棵要罗树之间架起了一张绳床,释迩牟尼侧身而卧,枕着右手,谆谆地教导弟子们,不要因为失去导师而自暴自弃,而要以佛法为指导,努力前进。说完,他就逝世了。以后,人们为了怀念他对弟子的苦心教导,就在寺庙里塑造了释迎牟尼的卧像。并把释迎牟尼诞生的那天(4月8日)称做“浴佛节”,把他修道的那天(12月8日)称为“腊八节”

释迎牟尼的遗体火化以后,骨灰结成若干颖粒,佛教把这种颗粒叫做“舍利”。后来,八个国王分取舍利,把它珍藏在特地建造起来的高塔中供奉,以表示对释迪牟尼的景仰。这种塔用金、银、玛瑙、珍珠等七种宝物装饰,人称“宝塔”。

公元1世纪时,佛教传播到中国汉族地区,以后,再从中国传播到朝鲜和日本。然而,在公元8世纪以后,印度的婆罗门教重新得势,改名为印度教。所以,现在印度国内很少有信仰佛教的人了。但是,发源于印度半岛的佛教,依然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在北京西山灵光寺的宝塔里,据说藏着释迪牟尼的一颗牙齿。人们把这座宝塔为“佛牙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