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
药师经全文
早吃素 放生问答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放生知识 临终备览
主页/ 五福临门/ 文章正文

净土法门法师:身为佛教徒,我们应当如何尽孝-

导读:净土法门法师:身为佛教徒,我们应当如何尽孝? 孝是中华文化的根,敬是中华文化的本,祭祖是弘扬孝敬之道、报本反始的优良传统。诚如《论语》中所说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如果人人重视孝敬,人民的...
净土法门法师:身为佛教徒,我们应当如何尽孝?

孝是中华文化的根,敬是中华文化的本,祭祖是弘扬孝敬之道、报本反始的优良传统。诚如《论语》中所说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如果人人重视孝敬,人民的风气自然归於淳厚,社会自然安定和谐,所以祭祖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一桩大事。

世间孝道

身为佛教徒,我们应当如何尽孝?《观无量寿佛经》中谈到「净业三福」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净业正因,也是净宗学人修行的最高指导原则。净业三福第一福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人天的福德。如果希望来世继续出生为人,或者希望生到天堂,都必须具备这个福德。关於这个福德的前两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我们以儒家的根《弟子规》来落实,这是伦理道德教育,其中孝养父母是孝,奉事师长是敬,孝亲尊师就是我们所说的孝敬之道。孝道跟师道是一切德行的根基,非常重要,但是现代社会西化非常严重,把孝道跟师道都抛弃了,造成社会愈来愈混乱,这都是因为把文化的根斩断的缘故。就像没有根的花插在花瓶里,几天就枯萎了;同样的道理,没有根的社会,安定繁荣的时间不会长久,渐渐会趋向瓦解。要挽救社会,必须从根救起,也就是要从孝亲尊师做起。第三句「慈心不杀」,我们以道家的根《太上感应篇》来落实这个因果教育。因果教育特别重要,如果人人深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法则,社会就会安定;如果人人不信因果,放纵自己胡作非为,不相信以后会有恶报,於是造恶成为风尚,社会就会大乱。第四句「修十善业」,我们以佛家的根《十善业道经》来落实,这就进入了圣贤教育,因为经中所说的,一切圣贤都是以修十善业为基础而成就的。

身为佛教徒,首先我们应该落实《弟子规》来尽孝,这是世间孝的层面。《弟子规》是根据《论语》中孔子所说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几句话而开展的,分成「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学文」这七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列举具体实践的要点,使人读了就知道应该如何落实。例如,在孝的方面,从「父母呼,应勿缓」开始,父母呼唤我们的时候要立刻回应,不能怠慢。从这个小地方,就能看出我们对父母的态度,如果对父母心存恭敬,父母呼唤的时候,必然是立刻答应;如果还慢吞吞的,不出声回答,让父母干等著急,不知道我们在不在,这就显示我们对父母的恭敬心不够,不能体贴父母,这样我们的孝道就有了缺欠。

现代人教小孩孝道,必须像古人一样,从生活当中一点一滴教起,从小培养小孩对父母的良好态度,这会影响小孩一辈子。养成对父母孝顺恭敬的态度,是让小孩培福、积福;从小养成这种良好的态度,将来在社会上一定受人尊重与信任。相反的,如果从小就对父母不恭敬,这样的小孩是在折损自己的福报,将来长大之后,在社会上也很难长久发达。《孝经》里有几句话,「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意思就是不爱父母,却爱别人,那是违背德行的,不正常。他不是真的爱你,他是爱你的钱,或者是爱你的权势。因为对於离他最近的、对他恩德最大的父母,他都不能生起感恩的心,那他就不可能真正感恩别人。连自己父母都不恭敬,却能恭敬他人,那是违背道理的。他对人的恭敬都是有目的的,不是真心的恭敬,有利可图的时候,他对你毕恭毕敬;无利可图的时候,他就完全可以弃你於不顾。所以,忘恩负义的人都是那些不孝的人,这样的人迟早会受到社会大众的唾弃,很难长久辉煌腾达。有一句谚语说,「诸事不顺因不孝」,如果你在家庭、事业等各方面遭遇到种种障难,你要反省自己是否在孝道方面有亏失。当你自我反省之后,改正自己的过失,努力尽好对父母的孝道,你的障碍就会随著消失。

所以《弟子规》一开头这两句,「父母呼,应勿缓」的精神,就已经涵盖了整部的《弟子规》,必须深刻去体会其中的含义,绝对不能轻易看过,而且必须在生活当中落实。对父母心存恭敬的人,对其他人也会心存恭敬;父母呼唤他的时候立刻答应的人,别人呼唤他的时候,他也会立刻答应。所以这种从小培养出来的恭敬心,会推广到对待其他一切人。对人有恭敬心的人,自然得到别人的尊敬,人缘自然就好。所以一个人的家教会影响他一辈子,而《弟子规》就是最好的家教。

佛教徒应该认真遵循《弟子规》的教诲来实践,这样就能具体落实「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尽孝并不是你给父母多少钱就算尽孝了,而是必须发自内心的爱护父母、恭敬父母。和父母住在一起的人,从早到晚都要尽到对父母的孝敬,能够这样侍奉父母的人是有大福报的人。因为父母是自己的恩田,也就是对我们有恩的人,如果能够恭敬供养父母,那么我们就种下了很大的福德种子,这些善因将来会结成很大的善果,带给我们长久的福报与快乐。对於在外工作的人,一有时间就应该回家看望父母,让父母的心得到安慰。要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好好尽到为人子女的本分。当你能够对父母尽孝,你的子女学会了,将来他会对你尽孝,这里面是有因果关系的。

学佛的人不能眼高手低,不能因为自己懂得佛法,明白很多道理,就觉得了不起,乃至看轻父母,认为自己的见解比父母高,父母必须听从自己的话,甚至於疏忽了对父母的孝顺与恭敬。要知道,学佛的人如果不能好好对父母尽孝,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佛弟子。孝道是做人的根本,人都做不好,还能成佛吗?这是不可能的事。在唐朝时候,安徽省太和县有个人叫杨祖,他感觉得人生无常,所以立志去修道。他听说四川无际大师的道行很高,为了要亲近明师,就辞别双亲,到四川去拜访无际大师。刚进入四川,他遇见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和尚,那就是无际大师,但是他不认识无际大师。於是他请问老和尚:「无际大师在哪里?我要参访他,要跟他学佛。」老和尚说:「你要见无际大师,那不如见佛。」杨祖问:「我很想见佛,但不知佛在哪里,请求老和尚指示我,好吗?」老和尚说:「你赶快回家去,看到肩上披著大被、脚上倒穿鞋子的,那就是佛。」杨祖听了老和尚的话深信不疑,就启程返乡,在路上跋涉了一个多月,回到家乡的时候已经是夜晚了。他敲著家中的大门,呼唤妈妈开门,他妈妈听到宝贝儿子回来了,欢喜得从床上跳下来,来不及穿衣服,只把棉被披在肩上,倒穿著鞋子,匆匆忙忙出来开门。门一打开,杨祖一看到肩上披著大被、脚上倒穿鞋子的母亲,就是老和尚讲的佛的样子,当下就觉悟到,父母才是活佛!从此之后,他竭力孝顺父母双亲,在物质方面尽量使父母满足,在精神方面尽量使父母快乐。他还为《孝经》做了几万字的注解,写毛笔字的时候砚台都要加水,结果他不用加水,砚台里头自然有水出来。这是杨祖做《孝经》注解的感应,感动了天神,所以有这种感应的事迹。后来杨祖活到八十岁,临终时诵《金刚经》四句偈,安详而逝。

《华严经疏》引《大集经》上的话:「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父母者即是事佛,父母於我为先觉故。」所以孝养父母的功德很大,堪能与奉事佛陀的功德相比。古代大德说:「堂上有佛二尊,恼恨世人不识」,每个人家里都有两尊佛,可惜世间人不认识。「不用金彩装成,非是栴檀雕刻」,这两尊佛不需要黄金作身,也不是檀香木雕成的。「即今现在双亲,就是释迦弥勒」,你现前的父母亲就是释迦佛、就是弥勒菩萨。「若能诚敬於他,何用别求功德」,如果你对父母非常诚敬,你不必向外去攀缘求功德。这是很重要的开示,可惜现代学佛的人往往不知道这个道理。

除了奉养父母之外,《弟子规》里面还说到必须规劝父母改正过失。如果父母言行思想有错误,作子女的人必须要和颜悦色,以柔和的言语来规劝父母改过。如果父母不听劝告,也不能就此放弃,遇到父母心情好的时候,必须再度规劝,甚至以真诚的感情来打动父母改过。如果父母因此而生气,甚至於打骂,作为子女的人也要忍耐,不能因此而埋怨父母。佛在经上说,父母对子女的恩德很大,子女即使以一百年的时间,将父母扛在双肩上,走到哪里都带著父母,给予父母一切最好的供养,也无法报答父母的恩德。但是,如果子女能让父母放弃错误的思想见解,放弃不道德的恶行,转变成为思想正确、积德行善的人,那么子女就是已经报答了父母的恩德。这是因为错误的思想、恶劣的行为会使父母来世堕入恶道受苦,为了拯救父母免於恶道受苦,子女必须帮忙父母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弃恶扬善、改邪归正,这是更大的孝行。

就世间孝而言,落实《弟子规》就是做到「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这是尽了世间的孝道;就出世间孝道而言,佛弟子要更进一步,「养父母之志」。也就是说,「父母离尘垢,子道方成就」,要帮助今生的父母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脱离六道轮回,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甚至要帮助生生世世的父母、师长、六亲眷属永离六道,往生净土,这才算是尽了为人子的出世大孝。

出世间孝道

本师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做出了孝养父母的好榜样。佛出世之后,母亲摩耶夫人就过世了,母亲的福报很大,生到了忉利天。於是佛成道后,就到忉利天宫住了三个月,特别为母亲讲经说法,说了一部《地藏菩萨本愿经》。按照《增一阿含》里面的记载,这次法会是帝释天王启请的。过去一切诸佛都曾经到忉利天为母亲说法,以报答母亲生育之恩,释迦佛成佛之后也不例外。

佛在忉利天宫为母亲说法,表法的意思很深。学佛之人,尤其是发心剃发出家,世间人误认为这样子无法为家族传宗接代,就以为这是不孝,如何对得起父母祖宗?殊不知出家才是大孝。在佛门之中,即使是出家了,也不能置父母於不顾,可是孝养的形式与世间人不同。你能够认真修持,依照佛陀的教诲去奉行,以此功德回向给父母,父母能够得到诸佛的护念、善神的保佑,这是尽孝;若是你修行有成就,则生生世世的父母都能得到真实永恒的利益,这是大孝。因此,克实而论,佛法彻始彻终就是一个「孝」字而已。

佛不仅对母亲尽孝道,对自己的父亲净饭王也是非常孝顺,而且所行的是难行能行的大孝。《观佛三昧经》中,佛对父亲净饭王说:「诸佛出世有三种益。一者,口说十二部经,法施利益,能除众生无明暗障,开智慧眼,生诸佛前,早得无上菩提。」可见诸佛出世,第一功德就是讲经教学。释迦牟尼佛原本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名叫悉达多,十九岁舍弃王位出家,三十岁成道,讲经教学四十九年。「口说十二部经」,这十二部经是指佛经中十二种不同的体裁。「法施利益,能除众生无明暗障」,法施的利益能够帮助众生解决疑难杂症,破除无明,「开智慧眼」,开启智慧。最殊胜的利益就是帮助众生离究竟苦、得究竟乐,所以佛陀教育的宗旨就是帮助人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经文继续说:「二者,诸佛如来有身相光明,无量妙好。若有众生称念观察,若总相,若别相,无问佛身现在过去,皆能除灭众生四重五逆,永背三途。随意所乐,常生净土,乃至成佛。」「若有众生称念观察」,称念是念佛的名号,或者念佛身相的妙好;观察是忆念所想,常常想佛的相好光明。「若总相,若别相」,总相是全身,别相是想他的顶髻、白毫,或者佛伸出手来接引往生等。「无问佛身现在过去,皆能除灭众生四重(杀盗淫妄)五逆,永背三途」,不会堕三途。无论是现在佛、过去佛,只要能够常常想佛的相,称念佛的名号,都能除灭众生四重五逆之罪。四重是指杀盗淫妄四种重罪,五逆是指:一、杀母亲;二、杀父亲;三、杀阿罗汉;四、出佛身血;五、破和合僧。四重五逆的果报都在无间地狱,这样的重罪,忆佛念佛都能够消除。「永背三途」,三途是饿鬼、地狱、畜生,背是违背;回过头来真正忏悔,信愿持名,求生净土,永远不堕三途。「随意所乐」,随著自己喜欢,「常生净土」,我们最欢喜的无过於极乐世界。

「三者,劝令父王行念佛三昧。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真如实相、第一义空,这是如来果地上所证得的究竟圆满的境界,父王问佛陀,为什么不教弟子修行?「佛告父王:诸佛果德,有无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脱,非是凡夫所行境界。」真正讲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是八地以上的菩萨才具足接受的条件,七地以前的菩萨还不能完全了解,这并不是所有弟子都能够修行的。所以,释迦牟尼佛向父王净饭大王报告说,诸佛果德真是有无量深妙境界,必须是上上根机之人才能够接受,一定要明心见性才能够证得。「神通解脱」,解脱是大自在,没有丝毫障碍,神通是无事不能成办。这些都不是凡夫所行的境界,所以劝导父王行念佛三昧。

「又佛告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复如是。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佛告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当中,念佛之心也是如此;换句话说,人死了以后,将来到哪里去,完全看自己的念头,完全是自己做主,跟任何人都没有关系。如果念的是贪,就堕落到饿鬼道;念的是瞋恚、是嫉妒,就到地狱道;愚痴、怀疑心重,那就堕落到畜生道,念什么就往哪一道去;念阿弥陀佛,就到极乐世界作佛去了。「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系念就是心里想著的意思。心里面一切放下,只牵挂阿弥陀佛,念念不离阿弥陀佛,决定往生极乐世界。能够帮助父母往生极乐世界,永远脱离生死苦海,就是尽了出世间的大孝。

现代孝亲的榜样

河南南阳来佛寺的海贤老和尚,兄弟相继去世之后,母亲没人照顾,所以他接母亲到寺院里面来住,奉侍母亲二十七年,一直到母亲八十六岁,最后念佛送母亲往生极乐世界。

广东潮州有一位谢总,他开办「黄河道德讲堂」,四年来挽救了两万多人,使他们弃恶从善、改邪归正,功德非常大。他的父亲平常不信佛,他很担心他的父亲不能往生,常常把这件事情挂在心上。在他父亲弥留之际,谢总劝父亲相信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他父亲答应了,於是他握著父亲的手,一起念佛两个小时。

然后在休息的时候,父亲真的往生了,而且瑞相非常稀有,一千多名村民都见到了,都受到了感动。

恭录自老法师「二O一六年中华民族弘孝报恩中元祭祖大典暨佛七系念法事」谈话 (共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