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
药师经全文
放下就是快乐 在闹市中修行 色难 人间佛教的人情味 孝的故事
主页/ 布衣百姓/ 文章正文

佛陀说:出家,意味着什么?

导读:佛陀说:出家,意味着什么?学佛,要从认识佛陀开始。由于民间信仰的影响,人们会将佛陀看成一位万能、主宰的神明,向他祈求保佑,帮助自己实现心愿。然而,这并非佛陀出世、修行、成道、说法的初衷。获得保佑,...
佛陀说:出家,意味着什么?

学佛,要从认识佛陀开始。由于民间信仰的影响,人们会将佛陀看成一位万能、主宰的神明,向他祈求保佑,帮助自己实现心愿。然而,这并非佛陀出世、修行、成道、说法的初衷。获得保佑,也不是学佛所能成就的最究竟利益。想要建立正确的信仰,开始如法的修行,达成学佛的最终目标,还需从认识佛陀开始。

“佛陀”或“佛”,本是梵文的音译,意为“觉悟的人”。佛不止一尊,在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中,有无量、无边、无数的佛,但在我们所处的时空中,最早证道觉悟并说法的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所以,当我们说佛陀时,通常是特指“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牟尼佛意译“能仁寂静”,也是“释迦族的圣人”之意。他于29岁时见人生生老病死之苦,为探索究竟的解脱之法,放弃宫廷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于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明了宇宙人生一切真相。此后四十五年,随缘宣说正法,度化众生。80岁时,在拘尸那迦城的娑罗双树下示现涅槃。

出家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是一种消极避世的选择。然而,佛陀的出家却是一种积极而伟大的放弃。“家”是一个温暖的存在,但同时也是对感情、财富和亲密关系的共同占有。当身为王子的悉达多认识到,只要生老病死的问题得不到究竟解决,那么现世所拥有、执着的一切,都如过眼烟云般虚幻不实。

当时的印度,宗教和哲学都极其发达,其文化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解脱”。许多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选择遁世出家,云游四方,乞食为生,过纯粹的精神、信仰生活。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悉达多太子发愿寻求真理后,也选择了出家修行这种方式。然而,出家的重点不在于剃头、穿素衣,关键是在内心断除执着,出五蕴之家、生死之家、轮回之家。

对于出家众来说,要时时提醒自己,出家的目的是什么?前进的方向在哪里?否则,就会不知不觉把出家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忘却出家的本怀和僧人的使命,出了一家又入一家,执着的对象变了,但执着本身依然没变,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出家。

对于在家众来说,也要时时扪心自问,学佛的发心是什么?

最终的目标在哪里?否则,往往会把学佛当成生活中的一种点缀。尤其在今天,学佛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不少人把它当成提高生活品味的标签之一,所谓的学佛也流于形式。

佛陀在证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宇宙人生实相后,为何没有直接入涅槃,而是苦口婆心说法四十五年,谈经三百余会后才离开?佛陀证道后彻底明了,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悟的潜质,具有和佛陀无二无别的智慧德相。

众生身怀宝藏,却依旧向外追逐;流转生死,却无法自拔,因此佛陀慈悲施舍八万四千法门,引导众生依法修行,开启生命的宝藏,获得究竟的解脱和自由。若能明白佛陀的一番苦心,对自己的生命怀有信心,应当依教奉行、勇猛精进,不负如来、不负己心。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