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
药师经全文
净土十疑论白话浅译 释净土群疑论 阿弥陀经宗要 净土女居士往生 净土探究
主页/ 佛学问答类编/ 文章正文

六祖,一闻经语,心即开悟,禅宗,坛经,六祖慧能,六祖大师

导读:六祖,一闻经语,心即开悟,禅宗,坛经,六祖慧能,六祖大师...
六祖,一闻经语,心即开悟,禅宗,坛经,六祖慧能,六祖大师

六祖大师亦如孔孟出身贫微,采樵自给。偶闻经句而赴黄梅求道。证悟本来面目后,携信物衣钵遁隐数载。观因缘时至,至法性道场,解“风幡之辩”,语“仁者心动”,释“涅槃妙义”,启“东山法门”;时为住持之印宗法师心开意会此为忍祖之真传,于丙子年初菩提树下,普会四众为薙发,集诸名德乃授具。以应光孝寺开山求那跋陀罗祖师之前谶“后当有肉身于此受戒”;亦验智药三藏之预言:“后百七十年,有肉身菩萨于此树下开演上乘,度无量众,真传佛心印之法主也”。 自此,六祖大师所创之禅宗,引佛教诸宗之辉煌,谱华夏思想之新曲。

《坛经》是禅宗最重要的经典,而禅宗则是中国佛教史上最重要的一个宗派。《坛经》是禅宗的奠基之作,对唐代以来中国佛教 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今天的人读《坛经》,有的感到深,有的 感到浅,有的感受平平,有的倍受鼓舞。不管怎样,现在许多中青年 总有与佛教文化隔了一层的感觉,这当然有时代的关系。没有受到 传统的寺庙文化的熏染,没有好的师承,没有实际去修持,仅仅从一 些书本上阅读而获得的那一点表皮知识,是难以深入到佛教内部领域的。

禅宗,坛经,六祖慧能

六祖大师开示,六祖于是升座说法。注意这一段,全部《坛经》,乃至整个 禅宗的大意,可以说都含摄在六祖的几句开示中:“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大家千万注意这几句,可以当作日常功课常常诵读观照,久后自有佳音。“善知识”是佛教的专用名词,指可以帮助我们修行,建立正知正见, 趋向涅槃,了生脱死的老师。一般佛教徒出于自谦。常常称他人为善知识以随喜。菩提是印度语,即觉悟。佛教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都有我们成佛的依据。自性就是佛性本身,它不离开觉性,并且本来就是清净的。如果它不清净,又怎能成为成佛的依据呢?既然每个人都有菩提自性,这个自性又本自清净,所以我们就可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禅宗,坛经,六祖慧能

自性、此心到底是什么呢?现在经常都有人说应该自己 了解自己,如“三省吾身”,“自知者明”等等,这当然是自我认识的必需功夫。但佛教——禅宗认为,这不够,不彻底,这样 省察、观照自己当然了不起,但还必须继续深入。我现在问你:父母没有生下你以前,你是什么模样,又在什么地方?百年后烧成灰,你又是什么模样,又在什么地方?生前死后,到底有没有你?如果说没有,那你学佛是白学了;如果说有,那又在何处,你答得出一句来吗?这是祖师们经常验人的刀口,一般的学人是过不了这个关口的。所以说你并不是真正了解了自己,如果真的认识到了,你就立地成佛。菩提自性就是你的佛性,只要直下了解了自己这个心,就能成佛。

这是禅宗里极为扼要的几句话,很有概括性。你如果 要问禅门中人为什么能成佛,得到的回答就是如此简单和明 白:因为你有佛性,自己了解自己就成佛了。学禅不必向外 求,禅并不在外面,自己就自足自有的啊!但人们总是不相 信自己,在外面东抓西抓,反而把自己捆住了,不能直下见性 证入涅槃。涅槃是宇宙人生的实相,不是在宇宙人生之外。 正因为是如此,顿悟成佛才有可能,正因为你自己的那个心, 本质就是涅槃,所以不要绕圈子,直下顿悟就能成佛。对这点,学禅的人必须有坚定的信念。

诞生于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西汉末、东汉初这一段时期内。而佛教传入之前,中华民族的文化己是相当繁荣和强盛了。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通过夏商周三代,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诸子学说的融合,形成了以儒家、道家学说为主体的华夏文化,并造就了东方世界唯一强盛的汉帝国。

禅宗,坛经,六祖慧能

学佛的人不要小看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同样,学儒的人也不能小看佛教文化,它们三家,在中国通过两千多年的反复较量,谁也排斥不了谁,终于相互融合,共同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正如今天的西方文明不能轻视东方文明一样,东方文明也不必排斥西方文明,两者都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精品,关键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加以融合。

禅宗,坛经,六祖慧能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上可分为两个历史阶段。一是吸收阶段,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再到隋唐这么七八百年的时间。在这一时期内,中国基本上都是在吸收印度传来的佛教文化,绝大多数的佛教经典,就是在这一时期翻译过来的。第二个阶段是佛教中国化的阶段。隋唐以来,天台、华严、特别是禅宗的形成和发展,表明了佛教在中国己具特色,逐渐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祖“一闻经语,心即开悟”到后来在五祖那里“言下大悟”是一个有过程的悟入整体,没有此时的“心即开悟”,便没有后来的“言下大悟”。对这个过程,我们在这一品中应留心参究。

禅宗,坛经,六祖慧能

六祖的祖籍是河北范阳,父亲被罢了宫,到了广东。唐 代中原地区的宫吏,犯了错误,或得罪了权贵,往往都会被 “左迁”,即给予贬到边远地方的处分。六祖那时的环境极差, 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先在新州,后来又迁到广州,靠打柴卖柴为生。这样贫困的生活,六祖当然读不成书,上不了学。他既然没有读过书,为什么会“一闻经语,心即开悟”呢,这里就有三世因果的道理。佛教认为一个人前世学佛有所积累,在此世因缘成熟了,就可以开悟。没有三世因果,世上好多事情就不好解释,不管你信不信,佛教里就认定了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