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
药师经全文
净土十疑论白话浅译 释净土群疑论 阿弥陀经宗要 净土女居士往生 净土探究
主页/ 佛学问答类编/ 文章正文

信佛的人要注意分辨正法,不然轻则家财散尽,重则家破人亡

导读:信佛的人要注意分辨正法,不然轻则家财散尽,重则家破人亡【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楞严经》中“偷盗”这一条戒律范围非常深广,修行...
信佛的人要注意分辨正法,不然轻则家财散尽,重则家破人亡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

《楞严经》中“偷盗”这一条戒律范围非常深广,修行者不但不能有偷盗的行为,就连念头也不能有,因此,这也是六道众生或有意或无意很容易触犯的一条戒。

可见修行者要守住这一条戒律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楞严会上的要求,比一般戒律的要求要严格得多。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这段经文是佛在当时愣严会上给修行者说出,如果不能够严格遵守盗戒,要想出离三界之困难的原因。

此处“修行者”是指修行有智慧有福报,甚至有神通的众生。他们平时以种种方式方法贪图供养,贪圆享受,所犯的偷盗戒,往往使一般人不能察觉。总而言之,就是不想离开名闻利养。

比如,有些修行者用各种手段拉信徒、拢络信徒,去发展他教会的事业。这显然与佛家教法相违背,无疑是让人无法分辨察觉的偷盗行为,也是导致佛教逐渐衰微的原因所在。

真正的佛教一切随缘,随缘而不攀缘,佛教教学都是以心地清净、光明为目标。如果修行者有丝毫的污染,就策底丧失掉清净心。

这种与佛教本义相违背的行为根本就不是佛法,因为佛法对人没有任何要求,对名闻利养上更加没有要求。

查遍《大藏经》发现,佛法经文里根本没有要求信徒供养过的痕迹。所以我们绝对不能看到有智慧、有神通,或是名气很大的人,就立刻判定他就是佛,要懂得分辨清楚,否则很容易误入歧途。

其实要明辨邪正是非并不难,因为世间里有漏(瑕疵)的定慧并不难得,佛法里无漏(清净完美)的定慧决定不染七情五欲,不生烦恼。而心里存在七情五欲就是在制造生死轮回,无法出三界。

所以,佛说不断偷心『必落邪道』。所谓邪道,就是暗中窃取,用各种其他手段,让人误认为给其供养是非常合理、非常正常的做法。

比如,佛教多年来提倡的印经结缘,使得佛学风气非常兴盛、非常普遍,但却被少数邪人,利用印经的机会,打着做功德的旗号,让人到处捐钱,从中谋利。收到一万块的捐款,却只印一千块的经。

这就是《楞严经》在此处说的,他有智慧有方法,偷得很巧妙,偷得大家都很欢喜,使得真正的佛学价值得不到发扬。

而用这样的方式来欺骗信徒,佛门里面讲欺骗白衣的事情有很多,其手段之巧妙,往往使我们无法想象。

这种修行者虽然暂时得到了利益、得了享受,待到寿命结束后必堕恶道,尤其是以三宝之名来欺骗众生,此种罪过大,必堕地狱。

人的智慧,心越净,智慧光明就越大,能力也就越强,所以,修行者虽然修禅定,若是名闻利养放不下,偷心就不能断,以至于无法认清自己的偷盗心,完全被迷惑,不能觉悟。

真正的觉悟者,他明白此种行为、此种心理属于偷盗,因此不会去实施,所以,实施此种行为的人,自己往往不明白,才以禅定来助“偷心”。

所以,在这样混乱的佛法时代,更加要坚信自己的信心,修得清净,从而种下善因。至于窃取者,其造的是恶业,将来要受恶果,堕落恶道。

上品堕落于『精灵』,中品堕落『妖魅』,就是佛教常讲的“妖魔鬼怪”。

所谓『诸魅所著』,其实就像孔夫子在《易经.系辞大传》里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妖与妖志同道合,魔与魔兴趣相投,自然就聚集在一类。

学佛之人,如果不相信佛,不能依照佛的教训去做,反而跟着“妖魔鬼怪”走一条路线,这未免太可惜。

佛教把“妖魔鬼怪”,比喻是没有彻底断掉欲望的修行者。而此类修行者没有断掉世间的名闻利养,利用有一定能力的同类,做出违背佛法的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被“妖魔鬼怪”附身,它们彼此利用。

《楞严经》上讲五十种阴魔就是五十类,被附身者自己往往不清楚,常常炫耀自己有特殊的能力;而魔则利用他作怪,欺骗众生,盗取名利,两者勾结,狼狈为奸,迷惑世人,混淆视听。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一个人由好变坏的过程中,当他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取名利之时,不但不知道反省悔过,心里还总认为自己是一个有本事有能力之人,甚至想方设法让别人觉察不出他的阴谋,并且认可他的阴谋,从而还沾沾自喜,到处炫耀。

这就是经上所说的【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此等修行的人不知道是有魔附身,以为自己修行功夫深厚,已『成无上道』,有所成就了。

大凡心术纯正、心地善良者,妖魔鬼怪就无法近身,无法利用你的邪心、你的险恶心夺取名闻利养。因为心境与它不相应,志趣不相投。若跟它志同道合,则一拍即合,被其附身都不知。

然而此类被魔附身的修行者也有徒众,他把自己称为无上道,贡高我慢,邪知邪见,不但接受供养,还用巧妙地用一种计策,示意信徒比赛供养(捐款),门道非常之多。

不幸的是,这些误入歧途的信徒,其结局无非是,轻则耗尽家财后悔莫及,重则搞得家破人亡。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