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
药师经全文
单独中的洞见 哲理故事300篇 谈佛说禅悟人生 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 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
主页/ 佛教寓言故事/ 文章正文

嘎玛仁波切:要获得加持或利益,关键在于自己有求法的意愿,并有心修持

导读:嘎玛仁波切:要获得加持或利益,关键在于自己有求法的意愿,并有心修持 所有实修的诀窍,就是模仿上师;从模仿上师中,可以得到善巧圆融的智慧。过去所有的修行者,都是靠模仿佛菩萨的行谊而成就的,所以弟子...
嘎玛仁波切:要获得加持或利益,关键在于自己有求法的意愿,并有心修持

所有实修的诀窍,就是模仿上师;从模仿上师中,可以得到善巧圆融的智慧。过去所有的修行者,都是靠模仿佛菩萨的行谊而成就的,所以弟子依止上师,也同样是随学上师。就像用印模制作佛像,印模上有什么图案,全部都会显现在佛像上。

同样的,一位具德的上师,就是弟子们活生生学习的榜样。上师有怎样的功德,弟子也要和上师一模一样;就算不能完全相同,也一定要具有基本相同的功德。当然,这位上师必须符合具德的法相,否则依止错了上师,师徒一起堕入地狱而不自知,这是很危险的。

想要证悟心性的本来面目,一定要先按照次第实修,净除烦恼罪障。所以,我们适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实修方法。心有烦恼污染是众生,心无污染就是佛。我们要知道自己还没有成就,不是利根之器,需要时时提醒自己,经常忏悔业障,累积资粮,要依照次第修行。

假设没有观察自己的心,很容易变成注重表象的佛教徒。很多人常为能参加声势浩大的法会而高兴,但如果能从这些人当中,找出一百个修行人,就很值得庆幸了,甚至可能连十个都找不到。参与法会的重点,在于提升自己内在的实修经验,否则,就算接受了很多灌顶,却不愿意如法实修,那上师把法门传给自己,又有什么帮助?就像弟子饿了,上师拿馒头给弟子止饥,可弟子却拿着馒头看,还嚷着肚子饿。当然,这总比没给弟子任何东西来得好一些。起码看着食物,会有些许满足感,但要真正吃饱是很困难的。要真正从佛法获得加持或利益,关键在于自己有求法的意愿,并有心修持。

听闻佛法,可以得到很多佛学知识,也可以学习前所未有的思惟方法和模式。很多人在听闻时,认为佛法讲得都很好,真有道理,也听得十分欢喜和满足;但是回去以后,没有用功思考,不去实修,那么所听过的法就会和我们的心分开;不仅自己无法受用,久而久之,还会拿听闻到的佛法,来衡量别人的行为——对别人的一举一动,看得很清楚,认为别人有很多缺失;对于自己的过错,却毫无所觉。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以正知正念反观自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