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
药师经全文
放生杀生现报录 破戒果报故事 因果故事 五福的意义 种善因得善果
主页/ 其他因果故事/ 文章正文

佛教平等理念对和平与发展的启导意义

导读:佛教平等理念对和平与发展的启导意义凤凰网佛教 观点 正文 佛教平等理念对和平与发展的启导意义 2010年02月23日 10:10中国佛教文化信息中心【大 中 小】【打印】 共有评论0条编者按:和平...
佛教平等理念对和平与发展的启导意义 凤凰网佛教 观点 正文 佛教平等理念对和平与发展的启导意义 2010年02月23日 10:10中国佛教文化信息中心【大 中 小】【打印】 共有评论0条

编者按: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人类社会的两大问题,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并没有改变威胁世界和平和损害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本文作者方立天,现任中国佛教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特邀顾问,从人的思想观念,尤其是世界观、价值观因素来证明要确立人类互相依存和共同发展的理念,他认为这样是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而在这方面,佛教的平等理念对人自身的 心灵环保 ,对当代社会的和平与发展,造福于全人类,有着重要的启导意义。

一、佛教平等的涵义与特质

宋代僧人清远说: 若论平等,无过佛法。唯佛法最平等。 平等 是佛教大力弘扬和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佛教的平等,是指一切现象均平齐等,无本性、本质,乃至高下、浅深的差别。佛教还特别突出宇宙间的一切生命的平等,不仅强调人与人、人与其他生物的平等,还强调人与佛的平等。展开说,佛教平等涵义概括起来有四个层次:

(一)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早在释迦牟尼建立僧团时,就确立 六和敬 的原则。六和敬是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口和无诤、身和同住、意和同悦,这是一种平等的原则。释迦牟尼也反对社会的不平等制度,《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七云: 我法中有四种姓,于我法中作沙门 犹如彼海,四大江河皆投于海而同一味。 种姓 (种性),是指具有共同血统和养成共同习俗者,具体指古印度社会的等级制度,包括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四种姓 。佛教认为四种姓是平等的,如江河湖海,相融同味,反对以种姓、等级论人的高下、贵贱,强调以道德、智慧的修持素质以进入人生理想境界。佛教的四种姓平等的主张,体现了人权平等的思想,是古印度反对种性歧视和阶级压迫的特殊的人权运动,是与现代社会的人权平等的要求相一致的。

(二)众生平等。 众生 ,众多生命的存在。佛教把宇宙间的生命体分为十类,称 十法界 。通常佛教以十法界中佛以外的从菩萨到地狱的九界,尤其是从天到地狱的六道为众生。佛教认为,不同众生虽有其差别性,但众生的生存、生命的本质是平等的。还强调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在成佛的原因、根据、可能性上是平等的。佛教讲众生虽以人类为重点,但众生平等的思想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警告和排斥。

(三)众生与佛的平等。佛教宣传生佛不二、生佛一如的思想,认为众生与佛在本质上都具足真如佛性,迷妄的众生并不灭其真如佛性,觉悟的佛也并不增加其真如佛性。就同样具有成佛的可能、基础这一意义来说,众生与佛是平等不二的。这与有的宗教视人神为二,称人是神所造或从神流出的说法是迥异其趣的。

(四)众生与无情的平等。 无情 ,通常指无情感意识,不具精神性的东西。中国佛教天台宗宣扬 无情有性 说,认为草木花卉、山川大地也都有真如佛性,大自然的花香树绿、风动水流,都是佛性的体现。在同样具有佛性这一点来说,无情之物与众生并无本质区别,彼此是平等无二的。应当说,这是对自然界生物和无生物的尊严的确认,是对自然界万物的敬重、悲切和摄护。

佛教认为,若能体悟自、他众生一律平等,即成就了 平等智 。以平等智慧去观照众生,观照事物,称为 平等观 。中国佛教天台宗和华严宗继承和发展佛教的平等观,主张一切事物的本质为 理 ,一切事物的现象为 事 ,理为平等,事是差别,而理与事、平等与差别两者 相即 ,构成为理即事,事即理的平等观。具有平等智,运用平等观去观照众生,这就形成了一切众生不起怨亲等差别见解的平等心。唐代慧沼《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二末载文: 直心以何为本? 答: 以于一切众生平等心为本。 此意怨亲有情之所等心悲愍故。 一切众生平等,没有远近亲疏恩怨的分别,一概一视同仁,这种平等心是一种极高尚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境界。

依平等智观照一切现象和自他悉皆平等而生起平等心,同时也就生起慈悲心。平等是慈悲的思想基础,慈悲是平等的道德体现。慈悲,按照佛教通常的解说, 慈 是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 悲 是悲悯众生并拔除其痛苦,二者合称为 慈悲 。慈悲就是 与乐拔苦 。但也有把慈解作拔苦,悲解作与乐的说法,二者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中国佛教推崇慈悲精神,唐代释道世在《法苑珠林》中说: 菩萨兴行救济为先,诸佛出世大悲为本。 中国佛教奉菩萨为理想人格的化身,以救度一切众生为最高愿望,正如《大乘起信论》所说: 众生如是,甚为可悯。作此思维,即应勇猛立大誓愿,愿令我心离分别故,遍于十方修行一切诸善功德。尽其未来,以无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令得涅第一义乐。 中国佛教视慈悲为最主要的伦理原则,热心于尊奉以慈悲救济众生为本愿的观世音菩萨,并形成了以观世音菩萨为宗奉对象的大乘佛教信仰。

中国佛教的平等慈悲伦理原则的实践特点是:不杀生、布施和报恩。不杀生,主要指不杀人,也指不杀鸟兽虫蚁,还指不乱斫草木等。中国佛教还特别反对战争和刑杀,并提出断酒肉、吃素食和放生等主张。佛教不杀生,体现了一种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生命哲学。布施是大乘佛教的最重要修持方法,它要求佛教徒以自己的财力、体力和智力去救助贫困者和满足需要者,并强调应以净心布施,即不带任何利己动机,认为这样才是真正的布施。中国佛教还重视报恩,强调要报四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和佛、法、僧三宝恩。父母有生身养育之恩,众生有无始以来经转百千劫,而于多生之中互为父母之恩,国土使人有所依附之恩,三宝有救度众生脱离苦海不可思议之恩。佛教的报恩思想,表现了对所受的恩惠、恩德都要给予回报,认为这是一种应尽的义务和高尚的德行。

佛教的平等慈悲思想也就是一种博大的爱。这种博爱不只限于人类,而且涵盖一切有生之物;这种博爱以普度众生同得解脱为最高目标。这是一种伟大的爱、崇高的爱,是令人景仰、感人至深的爱。应当承认,佛教的博爱精神可能超过了儒家 仁 的范畴,具有更广泛的文化价值。还应当指出,佛教的平等思想,尤其是众生平等思想,对古代中国盛行的不平等的等级制度是一种巨大的冲击,对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封建礼制更是一种有力的挑战。佛教的众生平等思想,深受古代中国下层平民的欢迎,决不是偶然的。

佛教的平等思想是基于缘起的学说,即建立在缘起说基础上的。按照缘起说,没有任何事物可以离开因缘而独立存在,同样,每个人也都与其他众生息息相关。从三世因果关系来看,其他众生的某某在过去世可能就是自己的父母或兄弟姐妹等亲人。这种人与人、众生与众生的密切相关性,正是平等思想的出发点。

佛教的平等思想体现了生命观、自然观与理想价值观的统一。佛教强调宇宙间一切生命的平等,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又主张无情有性,敬畏自然,珍爱自然,摄护自然;还宣扬众生以解脱为最终目标,以进入清净、美妙、庄严的佛国净土为最高理想。这都表现了佛教平等思想意义的广泛性、普遍性和神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