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颂》:“1、声闻律中性罪外,将护他心立遮罪。
菩萨声闻应等学,未信令信信增长。
比如饮酒非时食,变更僧像非处等。
应等声闻同修学,何况菩萨利他本。
不敬不修染违犯,2、怠惰不修犯非染。
在家随世无讥嫌,勿为贤明所厌舍。”
等修学是平等地、同样地修、学,为利益众生,而让他人生信。
大乘菩萨的行人,为了广度众生,利益众生,广结法缘,不但要严持声闻律中的性戒,避讥嫌的遮戒,也要严格遵守,比如不饮酒和不非时食等,以便让被利益的对象未生信者生信,已生信者令增长,这是利益众生的根本。如果对于这种戒条,以轻慢、不敬的心态“不修、不持”,就是“染犯”。2、若是因“懈怠、惰情”“不修、不持”,虽犯“非染”。特别是在家菩萨,要严持声闻律的避讥嫌遮戒,在掌握原则的情况下,随顺一下世俗成则,不要把自己搞得乖乖的,不要被智慧、贤德之人所厌弃,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益众生,才是真正修持菩萨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