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
药师经全文
罗汉菜 隽永故事 禅是一枝花 小和尚的白粥馆 少林故事
主页/ 禅理故事/ 文章正文

佛光山人间大学举办东西方宗教生死观与临终关怀课程

导读:佛光山人间大学举办东西方宗教生死观与临终关怀课程佛教在线台湾讯 由佛光山人间大学企划执行的佛法与安宁疗护第二次课程“东西方宗教生死观与临终关怀”,于2010年5月1日下午在佛光山台北道场8楼举行,...
佛光山人间大学举办东西方宗教生死观与临终关怀课程

佛教在线台湾讯 由佛光山人间大学企划执行的佛法与安宁疗护第二次课程“东西方宗教生死观与临终关怀”,于2010年5月1日下午在佛光山台北道场8楼举行,本次课程礼请南华大学教授兼副校长暨研发长的慧开法师主讲。

课程一开始,慧开法师即对东西方宗教的生死观,做了详细的介绍与说明。比如犹太教的生死观,它认为人必须向上帝至诚忏悔,并应依靠自力,全心奉行神的律法,表示人对上帝的完全服从,终能得到神的宽恕,克服死亡,获得救赎。基督宗教的生死观则认为,人既负荷原罪,就无法只靠自己的力量,自行忏悔改过自新,即使一心一意奉行律法,也无法获得神的宽恕,而得以赎罪,克服死亡。伊斯兰教的死亡观念,则认为人类的死亡归因于安拉的意志,未经安拉许可,没有人能够死亡,生命的期限是规定的了。

佛教的生死观则认为生命的本质是“流转缘起”与“还灭缘起”的二重生死观,生死轮回,四有次第循环,无始无终,生命的流转及其过程可分为四种:生有、本有、死有、中有等。换言之,“死亡”只是一切众生的无限生命,在跨越生死之际,所经历的一种时空转换状态,从当世的角度观之,是一期生命的终结,从来世的角度观之,则是过渡到下一期生命的开始。因此,“死亡”只是芸芸众生“生死过渡”之际的表相与幻觉,也可以说是有情生命在辗转兑化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一种“虚拟实境”。

慧开法师说:生命之所以会轮回流转,乃因其不断地自我污染;生命之所以能解脱超越,乃因其不断地自我净化。大乘佛道的终极目标-涅槃,乃是断除吾人的贪、嗔、痴、慢、疑等无明烦恼,转为智慧,而非断除生命。

该如何及早规划个人生命的永续经营,为死亡做准备呢?慧开法师表示,培养及建立“十方三世”的宇宙观与生命观,充分且深入地了解宇宙之广大浩瀚,以及生命境界无限提升与开展之可能,克服面对自我色身老朽衰败乃至死亡的无谓恐惧。预立遗嘱,预作规划及安排个人生死大事。确立个人生命的永续经营理念及规划,发愿往生、乘愿再来。当个人的世寿圆满时,能从容且欢喜地迎接往生时辰的到来万缘放下以告别今生,世缘已尽,所作皆办,正念现前,无有恐惧,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

慧开法师并说明,临终之际的灵性关怀与照顾,临命终时之身心状态,有情个体临终时的善、恶心念决定了他的“死亡品质”与“死亡尊严”。同时也是有情个体在跨越生死之计引导其心识往生佛国或转生六道的关键念头。家属至亲随侍在侧,作最后的道别。与临终者声气相通,作心灵上的沟通。慰藉临终者的情绪,亲人的陪伴、沟通等等。

引导临终者的意念,一个人在临终时的意念,决定了他的去向与归宿,因此,最重要的是能引导临终者的意念,开导他放下前尘往事中所有的牵绊与执著,令其正念现前,一心念佛,迎接未来的生命。

而往生助念则需注意开导亡者放下万缘、牵绊与执著,带领亡者一心念佛或其日常信仰对象之圣名,引导亡者能顺利地脱离其躯体,迎接并展其未来的生命。同时也协助死者之家属与亲友,藉由称念各佛、菩萨(或各个宗教)之圣号,以转移及抒发其哀伤之情绪。引导亡者提起正念并集中心念,一心称念诸佛名号,以协助亡者能往生其心愿中的净土或归宿。往生助念及开导,如果情况许可,最好能持续到病人断气之后六至八小时。能延请法师带领助念固然很好,若一时无无法找到法师带领,自己家人及亲友为亡者至诚助念及开导,功效并无减损。

最后,慧开法师以“生命的意义何在?”来为当日四个小时的课程做结尾,慧开法师说:“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深入地探索生命的意义,同时活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生死自在之道在于反观自性,返璞归真,但尽凡心,别无圣解。人要活在当下,真诚拥抱生命,坦然面对死亡。活的自在,走得潇洒,来得欢喜,如果生命只会不断老化却不会死亡,那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因此,死亡对生命而言,是必要而有意义的。死亡只是生命的一个转换阶段,绝对不是堕入终结,而是迈向另一个崭新的开始。更因为有死亡期限的警惕,吾人的生命才活得更为积极而充实。” (文:和忏)